CSR 活動緣起
鼓吹「企業社會責任」:讓台灣企業家驕傲地現身世界舞台
《遠見雜誌》創辦人高希均  2005.6 /台灣企業最需要的獎 精要摘錄


  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,最常聽到的是:「我們缺資源、缺技術、缺市場、缺政府的扶植……」,事實上,最缺的是人才,更缺的是人品。反映在企業經營上,就是缺「企業倫理」、缺「企業社會責任」。是這樣的認知,促使《遠見》雜誌毅然決定持續鼓吹企業社會責任,並且設置「企業社會責任獎」。

(一)獨缺「企業社會責任」獎

台灣「經濟奇蹟」的最大功臣,是台灣的企業家。
沒有他們的創業、打拚、冒險、創新,就沒有今天小康的台灣。
在輝煌的歲月中,他們為自己創造了財富與聲譽,為社會創造了就業與希望;但是他們也經歷過無商「不奸」的指責,與無商「不艱」的奮鬥。

在市場經濟的體系下,企業的投資與運作、企業家的決策與行為,常常會產生重大的影響。正面的影響可能是創造工作,驅動經濟成長;負面的影響可能是政商利益輸送,損傷社會正義。

兩年前我曾提出一個觀察:「台灣最缺的不是人才,是人品。」同樣的思路,允許我說:「台灣不缺頒給企業的各種獎項,獨缺企業社會責任獎。」
目前台灣卓越的企業所能獲得的榮耀,真是琳琅滿目。基本上,遴選的標準都環繞著企業的利潤、產品的品質、與創新的項目。

(二)走向世界級企業

《遠見雜誌》希望能以更宏觀的指標,推動企業成長與社會進步的雙贏互動。
「企業社會責任」(CSR,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)這個理念正符合我們的期望。它指的是企業要重視倫理與品德、股東權益、勞動人權、供應商管理、消費者權益、環境、社區參與、績效資訊披露及對利害相關人的責任等。這些項目在問卷調查時納入三個層面來評比:社會績效、環境績效、財務績效。因此,重視社會責任的企業,未必是營收最高或獲利最多的企業。

目前重要的國際投資機構對要求上市企業,提供企業治理、環保和社會責任政策報告,以及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等,做為投資參考。例如美國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證券,已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評價企業標準。國際大型企業也要求供應商必須符合CSR標準,例如NIKE要求寶成工業成立CSR部門。

綜合地說,《遠見雜誌》鼓吹「企業社會責任」,並且設立獎項,就是希望台灣的企業:
(1) 能與「世界標準」接軌,超越當地環境中的自我滿足。
(2) 能與「楷模經營」接軌,超越正派經營的自我要求。
(3) 與「永續發展」接軌,超越財富增加的自我局限。
(4) 打破這種「自我滿足」、「自我要求」、「自我局限」,就是要開創台灣企業宏觀天下、胸懷遠見的大格局,就是要變成世界級的企業。

在我的理想世界中,企業家要攀登兩座山峰,前面的山峰是「利潤」,後面的山峰是「責任」;正如在西方社會中,有人攀登「致勝」【Winning,為威爾許(Jack Welch)提倡】,有人攀登「分享」【Sharing,為韓第(Charles Handy)所提倡】的山峰。
儘管我一直是傅利曼(Milton Friedman)教授的仰慕者,但總覺得他的兩句名言不夠周延:「企業家最大及唯一的責任,就是賺錢」「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幫股東賺錢。」

即使在資本主義思想最濃厚的美國,這樣的思惟也會受到自由主義者嚴厲的批評。在儒家思想與市場經濟兼容並蓄的台灣社會,《遠見雜誌》要鼓吹的理念是:企業除了賺錢,還是要善盡公民責任,以及分擔社會責任。比爾•蓋茲說得好:「不要老批評我是世界首富,也要能欣賞我的大量捐獻。」

一個社會的進步,除了內部自省的力量,有時更需要外來的刺激。在全球化的衝擊下,開發中國家常常不得不咬緊牙關順應潮流,從智慧財產權的遵守到國際污染標準的改進,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要求,構成了經營的壓力,但也變成了脫胎換骨的動力。台灣走過這條路,此刻也正在走,但總是走得慢而累。

企業社會責任,是近二十年來西方社會對企業要求的一股重要力量,已經逐漸融入了它們的企業文化及企業實際運作中。當台灣每人所得排名在全球前二十六名、全球競爭力十名前後時,我們是沒有理由不積極推展CSR的。

這使我想起2002年12月在北京,即將卸任的大陸總理朱鎔基接見「美國百人會」,討論到中國加入WTO時,他說:「中國當家的人可以換,但世界的規範不會換。中國的企業要靠這些規範,逼著自己進步,走向國際化。」「我們這些人不在了,世界的壓力還在。」
「企業社會責任」正就是世界規範之一。


(三)做個參與者

《追求卓越》的作者湯姆斯•畢德士(Thomas Peters)又寫了一本震撼性的新書《重新想像》(Re-imagine)。在他充滿火氣與活力的前言中,出現了這段文字:

湯姆斯•畢德士
1942—任何時候
他都是個參與者
這是他要寫在自己墓碑上的話。
他要所有的讀者:不要做旁觀者,要當個參與者。

我們也多麼盼望:所有的台灣企業面對企業社會責任時,個個都是參與者。